【原因】土豆低产原因及应对措施


土豆(学名:Solanum tuberosum), 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块茎可供食用, 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粮食作物, 仅次于小麦和玉米 。 土豆又称地蛋、马铃薯 、洋山芋等, 茄科植物的块茎 。 与小麦、玉米、稻谷、高粱并成为世界五大作物 。

【原因】土豆低产原因及应对措施

文章插图

土豆的形态特征草本, 地下茎块状, 扁圆形或高15-80厘米, 无毛或被疏柔毛 。 茎分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 。 长圆形, 直径约3-10厘米, 外皮白色, 淡红色或紫色 。 薯皮的颜色为白、黄、粉红、红、紫色和黑色, 薯肉为白、淡黄、黄色、黑色、青色、紫色及黑紫色 。 由种子长成的植株形成细长的主根和分枝的侧根;而由块茎繁殖的植株则无主根, 只形成须根系 。 地上茎呈菱形, 有毛 。 初生叶为单叶, 全缘 。 随植株的生长, 逐渐形成奇数不相等的羽状复叶 。 小叶常大小相间, 长10-20厘米;叶柄长约2.5-5厘米;
小叶, 6-8对, 卵形至长圆形, 最大者长可达6厘米, 宽达3.2厘米, 最小者长宽均不及1厘米, 先端尖, 基部稍不相等, 全缘, 两面均被白色疏柔毛, 侧脉每边6-7条, 先端略弯, 小叶柄长约1-8,毫米 。 伞房花序顶生, 后侧生, 花白色或蓝紫色;萼钟形, 直径约1厘米, 外面被疏柔毛, 5裂, 裂片披针形, 先端长渐尖;花冠辐状, 直径约2.5-3厘米, 花冠筒隐于萼内, 长约2毫米, 冠檐长约1.5厘米, 裂片5, 三角形, 长约5毫米;雄蕊长约6毫米, 花药长为花丝长度的5倍;子房卵圆形, 无毛, 花柱长约8毫米, 柱头头状 。 马铃薯圆球状, 光滑, 绿或紫褐色, 直径约1.5厘米 。 种子肾形, 黄色 。 花期夏季 。
土豆低产原因及应对措施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土豆种植面积逐渐扩大 。 但部分农户种植的土豆, 地上部长势很好, 地下部却结薯小而少, 产量低, 效益差 。 要获得高产, 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就要按照土豆的生长规律, 进行科学管理 。
一、造成低产的原因:
1、品种选用失误首先是选用生育期过长的品种, 因为土豆薯块形成期的最适宜温度为16℃~18℃, 当气温上升到25℃以上时, 块茎停止生长, 而地上部茎叶生长旺盛 。 当温度上升到29℃以上时, 地上部茎叶生长受阻, 甚至枯死, 因而薯块小, 产量低 。 其次是品种抗病性差、种子带病 。 大部分农民用自留种, 没有隔离防病毒措施, 播种后病毒病较重, 影响土豆的正常发育 。
2、播种期偏迟一般春播在四月上中旬播种, 从播种到薯块形成期约60~70天左右, 这时正值6月下旬至7月上旬, 气温偏高, 薯块的形成膨大, 所以产量低 。
3、轮作倒茬不合理部分农产品连年种植, 致使土壤病菌积累, 病害严重 。 土壤养分失衡, 特别是微量元素缺乏, 使土豆长势弱、产量低 。
4、管理粗放主要是水肥供应不足或施用氮肥过量, 造成地上部徒长, 消耗养分 。 中耕培土不及时, 土壤板结, 薯块膨大受阻 。 病虫危害严重 。
二、提高产量的措施
1、选用良种应按当地的气候特点选用丰产、抗病、优质的品种, 特别要考虑该品种的生育期 。 最好是选用脱毒薯种进行播种 。
2、合理倒茬土豆不宜连作, 也不宜与茄科作物(茄子、辣椒、番茄、烟草等)进行轮作, 还不宜与红薯、胡萝卜、甜菜等块根作物轮种 。 轮种年限最少在四年以上, 在蔬菜区可与大葱、大蒜、芹菜等非茄科蔬菜轮作, 也可与禾谷类、豆类、棉花等作物进行轮作倒茬, 以减轻病害发生 。
3、确定适宜的播种期选择适宜的播种期是种植土豆成功和丰产的关键 。 土豆是喜冷凉的作物, 薯块形成期气温不得超过25℃ 。 按气温推算, 黄淮流域最适宜的播种期为2月下旬至3月上旬, 播前进行催芽播种, 6月上旬收获, 5月份气温约18℃~23℃, 十分利于薯块膨大, 可以夺取高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