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汉方?有着怎样的发展史?

什么是汉方?所谓汉方, 也就是是使用中草药治病的一种方法, 简称“中医” 。 这种称呼多见于海外 。
 
· 汉方的发展历史
日本汉方药与中药应属于同根同源 。 汉方药在秦汉时期传入日本 。 明治维新后, 日本全面引进西方医学体系, 从根本上排斥汉方医学, 导致其几乎灭绝 。 上世纪70年代以来, 以老年疾病为主的疑难病症越来越多, 西医对此束手无策, 且西药对人体副作用大, 价格昂贵, 因而汉方医药又逐渐兴起 。 1976年, 日本厚生劳动省确定了汉方药医疗保险适用制度, 即批准可以使用中国《伤寒杂病论》中的210个古方汉方生产汉方药, 汉方药产业随之得到迅猛发展 。
 
西方医学传入日本真正受到注意并发生影响是在17世纪, 随荷兰人进入日本之后 。 汉方医学与当时急需发展战伤外科、预防医学、集体治疗医学和防疫医学等“群体防治医学”的需要相矛盾, 使汉方医学在与西医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
 
公元1868年, 进入明治时期的日本政府, 实行富国强兵政策, 同时在倾向于西洋文化的社会大潮的背景下, 医学也转向于西洋医学 。 汉方医学馆被封闭, 领导权由西医执掌, 片面强调西医的优点, 根本忽视两种医学的不同, 大力提倡西医, 采用西医、药分业制度, 通过西欧医学教育, 大量培养西医师 。 此时的汉方医学陷入低谷 。 明治8年以后, 汉方医学甚至处在法律上难以生存的状态 。 至此, 汉方医学进入了历史上最困难的阶段 。
 

何为汉方?有着怎样的发展史?

文章插图

根据日本社会调查研究所的统计资料, 一般用汉方制剂的生产厂家数由1996年的92家增加到1999年的111家, 种类也从1996年的2154种增加到1999年的2812种 。 汉方药开始被广泛应用于老年疾病及慢性病治疗, 承认汉方药疗效的医师也逐渐增多, 使用汉方药的医师已占72%, 而其中又有70%的医师用药时间达10年之久 。
 
· 现状
在20世纪70年代国际“中医热”的影响之下, 通过日本汉方界的努力, 汉方医学开始走上复兴之路 。 日本汉方医药最值得称颂的, 是在中国一部分人大喊着中草需要用现代科技进行检验时, 拥有世界一流的仪器、设备的日本汉方界却认为:汉方医药对什么病以及对病的哪方面有好的治疗作用等, 绝不是实验室、研究所能回答的, 必须在临床运用中来认识 。 因此, 日本对于汉方医药的疗效, 只做一般的药效学实验, 基本不进行或极少进行其它现代科技手段的实验研究 。 在日本, 许多家庭主妇及老人经常收看电视汉方讲座, 还参加各种各样的汉方讲习班, 学习使用药草治疗常见病 。
【何为汉方?有着怎样的发展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