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技击和养生 陈雄:太极拳桩功( 六 )


太极拳是同道家内丹术相结个 , 融合了中国古代吐纳、导引、经络学说的拳种 , 也可称它是一种高层次 , 高境外的动功术 。 自古佛家修炼脉轮 , 道家修炼内外丹术 。 内丹术是过修炼内气 , 使丹田结丹 , 形成“聚之有形 , 散则无形”的气团 , 通过修炼大小周天 , “结丹、养胎、出神” , “练神还虚、练虚合道” , 修炼出真真实实的内功功夫 , 是可以人人重复 , 应用于养生的物价瑰宝 , 真需要认真地研究和继承 , 内丹术理论指出 , 人体全身无处不学位 , 无处不丹田 , 无处不气路 , 那里气血不通畅 , 哪里就疼痛并生患疾病 , 通过养生术内气促其通畅 , 使疾病缓解、痊愈 , 而益寿延年 。 王宗岳太极拳原谱阐述:“虚领顶劲 , 气沉丹田” , “内固精神 , 外示安逸” , “静中触动动犹静”、“一羽不能加 , 蝇虫不能落” , “刻刻留心在腰间 , 腹内松静气腾然” , “尾闾中正神贯顶 , 满身轻利顶头悬” , “意气君来骨肉臣”等论断 , 句句高度体现了道家内丹术的内涵 。 太极拳初学者一般是自然呼吸 , 入门之后还可以鼻吸鼻呼 , 配合逆腹式体呼吸 , 用意念指导精、气、神和内劲的修炼 , 以腰间命门穴为轴心 , 吸气时把真气沉人丹田穴(下丹田穴 , 或称气海穴;中丹田穴 , 或称膻中穴) , 呼气时以心行气 , 用意念将内气和内劲引导到劳宫、涌泉、百会、会阴及全身各位置的穴位 , 使大小脑、神经、骨骼、肌肉、血液、腺体 , 以及心、肺、肝、胰、肾、肠、胃等五脏六腑气血受阻部位通畅 , 这是太极拳能缓解大脑痴呆、小脑萎缩、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肌骨病、神经病等中老年人慢性疾病的缘故 。 只要认真按照太极拳理论 , 用意念指导精气神 , 松静轻柔练拳的人 , 劳宫、涌泉、气海、命门、百会、会阴及全身穴位就会出现明显的气感 , 都能收到非常显著的疗病效果 。 人体内有许多特别重要的物质 , 比如脑垂体分泌液 , 催产素、胰岛素等等激素和腺体 , 往往用先进科学方法 , 以至强酸、强碱、高压、高温都难于生化合成 , 可是人体的各种“酶” , 在体温下可以正常合成全身所需物质 , “酶”是万能催化剂 。 太极拳运用内丹术的“内气” , 就如同生物‘‘酶”有同样神奇的作用 。 练太极拳祛病延年的人 , 都有这种神奇的感受 。 西安市武协主席刘侠生先生介绍亲眼目睹赵堡太极拳名师郑悟清(1895-1984)的太极拳养生功功夫生动实例:郑悟清先生脱去上衣 , 赤膊进行表演 , 凡是有内气走动的地方 , 其皮肤就鼓起如筷子粗细的蚯蚓状的一条一条的蠕动着运行的内所运行路线 , 至此我才真正认识到了太极拳真是高深莫测 。 ”刘侠僧先生介绍郑悟清先生内气运行功夫 , 是道家经络大周天功能 , 能练到随时能让人参观强烈内气流明显地运转 , 这功夫可称绝技了 。 我在暗室全辟谷一周修炼中 , 于偶然“入定”状态时 , 曾两天两次明显出现过经络小周天运转 , 从尾闾缓慢匀速流淌(蠕动)出一股明显温热的片状内气流 , 感觉似浓的胶液状 , 约比体温高二三度 , 约2厘米宽和0.1—0.2厘米厚 , 于皮下流动(蠕动) , 沿督脉上行 , 经命门、大椎、玉枕、百会、上丹田穴 , 然后沿脉下行至中丹田、下丹田穴逐渐消失 。 由于我的亲身经历 , 我可以告诉大家:郑悟清先师的经络大周天内功夫是真实可靠的
【太极拳的技击和养生 陈雄:太极拳桩功】

推荐阅读